“云开庭”法官居家断案 河北沧州“在线法庭”疫情期间一天开庭148件

温丽梅法官3月16日的最后一件庭审,是下午5点结束的。

此案之前,她已经完成了4次开庭。最后开庭的这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,有位当事人上了点年纪。温丽梅开庭前还替他担心,怕当事人操作不了手机端的“云开庭”,没想到老先生完成得相当顺利。

“他准备了9页材料,手写的,用手机拍照并上传,很清晰。举证、质证顺利进行……”温丽梅是本案审判长,为当事人悬着的心放下之后,她忍不住在法庭环节全部结束后,“表扬”了一下这位在疫情期间大胆选择“云开庭”的当事人。

3月9日起,沧州青县等地相继发现新冠确诊病例;12日,沧州中心城区临时交通管制;13日,沧州市对全域加强疫情风险管控,封控区“区域封闭、足不出户、服务上门”,所有小区、村庄实施临时应急管控,“人不出区(村)、严禁流动”……

“在这种情况下,‘云开庭’不因疫情冲击而受到严重干扰,这是法官最高兴也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。”开了一下午庭,嗓子略有些哑涩的温丽梅说。

现场

“云开庭”法官居家断案

温丽梅是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速裁团队的负责人。沧州疫情拉响警报,社区实行封控、管控后,许多当事人、代理人、法官和书记员到达不了中院的庭审现场。温丽梅也是他们中的一员。

但是通过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“云间网上庭审系统”,该团队70%已立案排期的案件,顺利实现了“云开庭”,没有因疫情影响而推迟甚至取消。

以3月16日这天为例,速裁团队的4位法官中,除一位轮值不开庭外,其他三位:温丽梅法官开庭5件;付毅法官开庭5件;李霞法官开庭11件——上午5件、下午6件!这样的效率,让温丽梅这位快人快语的80后法官把团队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形容为“竞速抗疫”:法官们重办案质量,也要跟疫情造成的阻隔和拖延拼速度,不让群众利益在坐困无助中持续受损。

速裁庭是针对简易民事案件实行的一种快审快结的审判方式。尽管审理的事实相对较清晰,证据相对较简单,但温丽梅深知:物业纠纷、保险合同、交通事故责任……这些于无关者或可急可缓,对当事人而言则利益攸关,许多是等不起也拖不得的。

“当事人参与‘云开庭’之前,法院向其手机发送一条短信。这条短信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,还提供一个庭审码和进入庭审系统的手机端入口……”从3月13日、温丽梅按沧州市防疫要求“人不出区”开始,她就向所有焦急地与她联系,询问“官司该怎么办”的当事人,耐心推荐了“云开庭”的方案。

有人将信将疑,有人跃跃欲试。多数人选择了信任她和法院。

“省事!好使!”3月16日下午在温丽梅指导下、一步一步设置成功、顺利进入庭审系统并完成开庭的那位老先生,如此评价自己花几分钟学习到的这个手机“新技能”。他的惊喜和赞扬,也是许多在疫情期间体验过“云开庭”的当事人的共同感受。

温丽梅还有一位当事人。开庭的时间到了,她视频窗口中的环境却勾起了法官的好奇心:这位当事人一边表达诉讼要求,一边在小区排队。原来那天正是社区配送蔬菜的日子,庭审开始后,志愿者通知居民下楼取菜,她怕管控期间物资配送不易,就举着手机去排队了——开庭、领菜两不耽误。

因为密接,突然被隔离而无法到庭的当事人;因为孩子居家上网课,申请将开庭时间调整到晚上的当事人;因为封控,不能返回公司取得纸质文件的代理律师……短短一周时间,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发现,疫情为工作提出许多新挑战,但他们也有了更多应对困难的办法和手段。

现在,温丽梅把家中笔记本电脑上新安装的互联网庭审系统叫作“小白云”——因为它在桌面上的图标就是一朵简洁的白云。这朵“小白云”,把她和当事人、代理人、同事们、人民法院以及自己的使命,紧紧联系在一起。

这让她即使独处一室审案,心里也依然踏实而庄严。

观念

法院人“战疫”有了互联网思维

被温丽梅法官称作“小白云”的互联网庭审系统,对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绝大多数法官来说并不陌生。2020年初,武汉及全国疫情首次对诸多社会运转工作产生冲击时,该院领导就敏锐地意识到:以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应对疫情挑战,是刻不容缓的课题。

温丽梅说,自己正是在2020年初,开始接触并逐渐有了利用“在线法庭”提高审判效率的观念。在更早时候,法院也曾推广信息化平台,但那更多是从“无纸化办公”角度使用这些工具。她从来没有想到,有一天,她可以把神圣的法庭,从法院“搬”到自己家里!

2021年12月24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作出关于修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的决定,并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。此次修订,增加了第十六条:“经当事人同意,民事诉讼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。民事诉讼活动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的,与线下诉讼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”

“即使前两年在工作实践中使用过在线庭审系统,但那多数是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参加开庭,我作为法官,习惯了在庭审室里审判。此次沧州疫情,让我体会到互联网庭审系统为审判工作保驾护航的巨大作用。”温丽梅如此总结疫情期间“居家审案”给自己带来的观念刷新。

“这次疫情是极大的考验,也是一次向群众和法律工作者展示推广互联网庭审的良机。”

据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孙广贞介绍,在此次疫情之前,该院多数法官并没有通过互联网“居家判案”的经验;疫情发生后,中院在第一时间成立了“信息化技术保障小组”,发布详尽周密的“教程”,指导和帮助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实现“云开庭”。

从驻院运维保障、互联网接入内网,到电子诉讼、互联网庭审、电子阅卷等程序顺畅进行,该院提供了从人员到方案的切实保障。甚至有些法官因仓促之间,法官袍不在身边还在单位,中院都安排了专人送达……

这些细节,让法官、当事人以及广大群众,更加意识到“云开庭”“云审判”的法之威严、法之力量。

镜头之外

为了法之“保障”的保障

“法院人战疫,当从服务于法、服务于民做起。”

从3月10日起,许多当事人就焦急地打电话向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咨询,担心由于管控影响出行,自己的案子不能及时立案,或者已经排期却难以正常开庭。

用中院办公室主任卢文峰的话形容:电话快被打爆了。

“今日网上开庭148件……”3月15日深夜,中院办公室那部“滚烫电话”终于安静下来,守在电话旁的卢文峰开始往笔记本上记录一天的日志。

他看了一眼前一天的开庭数,是80件。

卢文峰和部分同事“驻扎”进封闭管理的办公楼,已经一周时间了。白天,他们像疫情前一样忙碌——不,比以前更忙,因为大多数法官和工作人员正按防疫要求居家办公,驻院的他们就成为“法网”运行如常的联结点,是为法之“保障”提供保障的人,必须更高效地处理大量信息。

夜晚,他和同事徐腾飞两人“分享”一间办公室,一人睡沙发、一人打地铺,两位30多岁的汉子,在向彼此喃喃唠叨着对父母妻儿的牵挂中,一同入梦。卢文峰和徐腾飞两人的妻子都是医生,沧州疫情骤起,又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一线。两人驻院后,小家分做三地,最让他们牵挂的是放在老人身边的孩子们。

“工作不停摆,云上可开庭”。法院人的任务就是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法律这把保护伞“时刻在线”,卢文峰说,疫情拖住了城市的车水马龙,许多事不得不停下来,但沧州中院利用“云端网上”的法庭帮助法官冲破疫情阻隔,完成审判,让法律之轮不“静止”。(刘采萍 吴世英)

标签: 法官居家断案 河北沧州 在线法庭 疫情期间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中舞蹈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